根据相关协议,下文信息有模糊处理,仅供参考。

本周有幸参加了 Apple 上海研发团队人才开放日活动,写一篇博客记录一下。

首先是在 Apple 任职了 13 年的 BC 为我们做 Opening Talk,简要介绍了一下 Apple 研发团队的情况。目前 Apple 在大中华区的研发中心主要布局在北上深+苏州+成都+香港,大约 2k 人。每个 base 侧重关注的产品各有不同,不过为了做好本地化,基本所有产品都有覆盖。

Apple 的文化决定了公司内部的一些组织架构:以功能而不是产品线来划分组织,即不存在类似于“iPhone 事业部”的说法。每个组内的目标是把负责的模块做到完美,而工程师们往往不用过于关心 cost 之类的。BC 开玩笑说他们自己也会称“工业设计”的同事为神,举例:各种产品拆解后裸露出来的 PCB 的美感始终是业内独一档的。Apple 为了做“不良分析”(或者说故障诊断),一度给第三方机构投了大量的钱,后来他们干脆自己在上海设立了一个非常高标准的神秘 lab 专做各种耐用性测试。

校友分享环节,邀请到了三位交旦校友,分别来自微电子、材料、会计专业。大家来 Apple 的经历都很有趣且神奇,而且也看得出来他们对目前的工作状态非常满意。 Quote:

  • “在其他公司干了一年之后,觉得很多事情是只有在 Apple 能做。”
  • “身边好多同事在自己家里搭实验室,有些是 B 站 up 主,有人跑马拉松,有人是木匠/皮具匠人。”
  • “Why Apple:在德国工作的时候太安逸,再加上牵挂家里人,各方考虑就来了 Apple 中国。”

不过这毕竟是 selected data,可能是计划中的一次文化灌输(虽然很明显它对我成功了🤣)。

Mingling

所谓 Mingling,就是每个组的工程师站在海报前,和同学们自由交流。到场的组有 AAA,BBB,CCC 等大约七个。得益于自动化啥都学的背景,我直接上去和从软到硬各个部门都 chat 了一番。

根据某位工程师的说法,Apple 设立中国区研发中心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利用“时区优势”,扩展工作时区——所谓“人可以停,机器不能停”。很多 feature 或者 test 往往是全球合作的,因此他们也经常和美国的同事开会,写详细文档保持沟通。

关于 PhD/master 的员工比例问题,某个组给我的数据是 2/30,他们表示招聘的时候并没有硬性要求。确实听起来他们的招聘会更看重技术栈是否 match,再加上人员的流动率不太高,至少不是那种“大规模面试-层层筛选-榨干你的生产力-淘汰”的感觉。

Lab Tour

之后同学们分组参观了 XXX,YYY,ZZZ 和健身房。

我对 Lab 的评价和我对 Apple 产品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:优雅,还是优雅。Apple 对细节的追求不止停留在产品上,对于员工们的工作环境、研发精神也是如此。很多 lab 配备了各种高标准的实验设备(有些甚至性能过剩,也有的被我发现闲置率不低)。包括有些特殊的测试工作,在友商竞品里可能是直接被忽视的。

楼里的装修风格和一般大厂差不多,但隐私玻璃明显多了不少。可能跟 Apple 的保密精神也有关,包括我们参观的时候,工作台上正在研发的产品都用一块黑布盖上了。墙上能看到一些团建照片(非常全球化的工作环境),玻璃隔墙上还有一些讨论的笔迹。

另一点感触是,当习惯了科研的节奏后,再来看 Apple 这类制造业公司,就会感觉到这里的工作反馈更明确、更 solid。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够直接体现在未来某一款产品中,这种的满足感真的让人感到真实。

小卡片

Fun Stories

  • Vision Pro 的硬件已经 ready,目前在等开发者做点软件,明年再卖:Apple 为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一直都很充分。
  • iPhone 被诟病信号差的问题,工程师表示从技术上来说问心无愧,可能的原因一个是社会舆论,另一个是暗示有些厂商没有严格遵守功率限制。🤔